Day 6 Avignon — Maison de Santé St-Paul de Mausole — Les Baux de Provence — Arles (Sunflower) — Nice
住宿 : Hotel Palais de la Méditerranée (Nice)
在亞維儂窩了整整二天之後,James又要租車啦,今天這些景點都是要開車才能到的喔!
今天的第一站我們要前往聖雷米(Saint Rémy de Provence)探訪梵谷大師的足跡,真是令人格外期待啊!
早晨迎接我們的依然是普羅旺斯的豔陽,及一路上陪伴我們的葡萄園、橄欖樹、絲柏等一大片盎然綠意,使人心情大好。南法的道路極少紅綠燈,開起車有一路順暢的快感呢!
其實,梵谷(Vincent van Gogh)的故事是悲苦的,三十七年的短暫人生,藏著無窮盡的痛苦及憂鬱,但梵谷卻把它轉換為焰火般的熱情,一股腦兒地往畫布上傾訴。
梵谷的性格壓抑、謹慎,一輩子只賣出一幅畫,感情上也處處碰壁,然而,孤獨也讓它變得更專注於作畫,從梵谷28歲畫了第一張油畫,直到他37歲自殺身亡,前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,卻留下了1000多件油畫作品,比很多畫家數十年的畫作還多呢。
梵谷對繪畫的熱情,一點也不因為精神疾病和挫折而退縮。
梵谷的自畫像,深邃的眼神中藏著憂鬱。
除了不停的作畫,梵谷僅有的傾訴管道,也只剩下他寫給母親與弟弟西奧的信了 ,他一生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也多達七百封,信中所談的多半是他創作繪畫的內容,這些信件也成為後人更加了解他作品的重要文獻。
情同手足的弟弟西奧也是梵谷終生的藝術贊助者,讓梵谷可以無須賺錢專心畫畫,梵谷的週期性躁鬱,使梵谷經常抱怨、攻擊他的弟弟,但是他弟弟始終容忍著,繼續支持梵谷。
梵谷的弟弟西奧
梵谷年輕時在巴黎學畫,然而因為他衝動的個性、神經暴躁的氣質,在許多人眼中認為難以相處,後來梵谷因為城市生活不宜健康,而於1888年離開巴黎,來到南法的亞爾(Arles)成立畫室,並邀請好友高更(Paul Gauguin)來風光明媚的南法跟他一起作畫,滿心以為能激盪出更多創作的靈感。
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啊,沒多久二人就開始發生爭吵,高更執意要離去,梵谷不肯,然後就發生了梵谷割下自己左耳的瘋狂事件。這也就是梵谷最後自殺身亡的最初徵兆。
之後梵谷開始出現幻覺等精神病徵兆,甚至懷疑別人在他的食物裡下毒。種種行為引起亞爾(Arles)市民的公憤,把梵谷當成瘋子看待,聯名上書要趕走梵谷。
梵谷割耳後的自畫像,咦?他割的不是左耳嗎?難道是看著鏡子畫的?
從1889年5月到1890年5月這段期間,梵谷住進了亞爾郊區的聖雷米精神療養院(Maison de Santé St-Paul de Mausole),也就是今天James所來到的地方喔!梵谷許多舉世聞名的畫作,就是在這裡完成的呢!
從亞維儂往南開車35分鐘左右,就到了鳥語花香的聖雷米精神療養院,周遭環境有大片向日葵、橄欖樹、絲柏、薰衣草圍繞,真是個美不勝收的好地方呢!現在療養院已經沒有關精神病患了,不過整體建築的原貌還是保留了下來。
進了這個門就是園區啦,門票一人4歐。現在,就讓我們走進梵谷的藝術旅程吧!
若你想一窺梵谷大師的足跡,James強烈推薦你來到在療養院和聖雷米(Saint Rémy de Provence)小鎮之間,這條著名的「梵谷之徑」,沿途盡是梵谷作畫的場景,還有編號圖示可以作對照喔!
梵谷畫的《橄欖樹》(The Olive Trees)
梵谷所畫的《鳶尾花》(Irises),不過現場已經沒有看到花了啊!
療養院整個園區都開放參觀,處處展示梵谷在聖雷米時期的作品,儼然是一個藝術園區了啊!
梵谷的自畫像,梵谷一生中畫了40多張自畫像,足以媲美17世紀的荷蘭大師林布蘭特。
每個窗戶都加裝了鐵窗,目的是為了防止病人逃跑。
療養院的花園中庭,給人寧靜祥和的感覺。
梵谷被禁錮的靈魂,是多麼渴望窗外的藍天!
聖雷米的冬天很冷,梵谷依然作畫,好像農人一樣,日出而畫,日落而息。對於愛好繪畫的梵谷來說,這裡可真是個天堂,繪畫的題材多到數不清。利用病情沒有發作的期間,由院方人員陪同出外放風,並且在這裡留下著名的作品,現今這些作品可都是百萬美元起跳的呢。
接下來我們來到二樓梵谷被關的房間,看起來相當簡陋,在剛到聖雷米的那段期間,梵谷是不被允許離開這個小房間的,當時他只能透著小窗戶望著外面的中庭花園作畫。
房間內展示著梵谷的作品和他用過的公事包,我猜這就是裝畫筆和顏料的吧。
病患洗澡時,得使用特殊的澡盆,洗澡時甚至連澡盆都得上鎖,只露出病患的頭來,由院方人員監視之下才能洗澡。
梵谷的畫作,從最早出身的荷蘭時期,畫風沉穩灰暗,接下來是巴黎的學畫時期,畫風逐漸轉變。一直到最後的南法時期,畫作中奔放著普羅旺斯五彩繽紛的明亮色彩,果然,南法還是最適合畫家發揮的天堂喔!
以下這些梵谷畫作,都是在聖雷米療養院時期完成的。繪畫題材全是普羅旺斯最真實的風景。
《星夜》(The Starry Night),堪稱最富想像力的作品之一,能把宇宙星空畫描繪如此莊嚴而神祕的,就只有梵谷一人啦!這幅畫是在他住院後一個月所畫的,梵谷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:「宗教,可說是我現在非常需要的,於是,夜晚我出去畫星星。」
梵谷所畫的《麥田裡的絲柏樹》(A Wheatfield, with Cypresses),利用病情沒有發作的期間,由護士陪同在療養所附近作畫,這幅畫充份展現了普羅旺斯的明亮色彩,在梵谷的畫作裡常常可見到絲柏喔!在1889年6月給弟弟的信寫道:「我正用黃色畫出明亮的麥田,或許是到目前為止最明亮的一幅畫。我受到絲柏的吸引,我想用畫向日葵的方式來畫絲柏,因為我從未看到有人把我的感受畫出來。絲柏的線條好看,形狀和比例和古埃及的方尖碑一樣優美。綠色的意境高雅,在陽光照耀的風景中,變成黑色的斑點,如此的黑色非常有趣,恐怕是最難畫的色調了。」
《橄欖樹》(The Olive Trees),James很欣賞梵谷畫的橄欖樹呢,他慣用的厚塗法把橄欖樹枝葉茂密的姿態呈現得非常完美。
《絲柏樹》(Cypresses)
《有絲柏的道路》(Road with Cypress and Star),這張和《星夜》有異曲同工之妙,高聳的絲柏在灰暗的夜色下似乎更加神祕了。
奔放的色彩、誇張的造形、火焰般的筆觸,充份表現出他沸騰高漲的心理狀態及旺盛強烈的生命力。
療養院的後花園,四周環境清幽,當時的病患可利用病情緩和時,從事植栽園藝等工作。對於失去自由的梵谷心中,這裡簡直是一片樂土,金黃色陽光高照,微風徐徐吹拂,讓躁鬱的梵谷心中變得相當寧靜。
園區內的小紀念品店可以買到梵谷相關的紀念品。
說起梵谷的際遇,連James都要為他感到打抱不平啊,梵谷生前是個脾氣暴躁、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怪咖,甚至亞爾市民連署要將他趕走,最後甚至抑鬱而自殺身亡。現今的亞爾全城,卻打著梵谷的名號大作生意,聽起來真是格外諷刺啊!若梵谷死後有知,不知會做何感想?
梵谷終其一生默默無名,人們對於他的畫根本不屑一顧,他一輩子只賣出一張畫,價值四百法郎。疾病、孤獨與絕望交迫使梵谷日漸抑鬱,他的生命似乎已經在亞爾及聖雷米的兩年間燃燒殆盡。1890年7月27日,梵谷在巴黎近郊奧維的農田中舉槍自殺。他沒有立即死亡,獨自走回寓所,第二天在弟弟西奧的照顧下去世,享年37歲。而現在,每一幅梵谷的畫作都至少是百萬美元起跳。他在亞爾及聖雷米時期的作品,更是履履創下天價賣出。
這就是人性啊!對於身旁美好的人事物往往漠不關心、習以為常,對於已逝去或是得不到的東西反而趨之若鶩、拼命想要得到。
今天整個早上沉浸在梵谷的漩渦中,讓James非常有感觸呢!這地方值得推薦給大家參考囉!
Maison de Santé St-Paul de Mausole 聖雷米精神療養院
官方網站 http://www.avignon-et-provence.com/saint-paul-mausole/van-gogh.htm
開放時間 (4/1—10/31) 9:30—19:00
(11/1—3/31) 10:15—16:45
電話 +33 (0)4 90 92 77 00
交通方式 從亞維儂(Avignon)往南行駛21Km,約35分鐘車程。